害羞、文静与暴躁不是精神病

发布时间: 12/29/2011

新的精神疾病指南已经将害羞的小孩个人特质指称为一种需要精神药物治疗的精神疾病。过去制药业者将课堂上坐立不安或难以专注在课业的儿童评断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并以刺激性药物治疗;而现在,连太过文静或内向的儿童也将以罹患社交焦虑症或忧郁症的名义施予药物治疗。

这些新的准则增加了比较安静或心情低落的儿童被诊断为忧郁症的可能性,经常顶撞父母或发脾气的儿童也可能被诊断罹患一种称作对抗性反抗症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的疾病。不论是哪一种,都可能得接受强力精神药物的治疗。

将各式正常的人类情绪归类为某种精神症状不仅荒谬,也威胁到儿童长期的身心健康。尽管这些药物可能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当前正在服用行为矫正药物的儿童却仍然多达数百万人;副作用包括自杀倾向、食欲不振、恶心、失眠、镇静、痉挛、胰岛素阻抗、粉刺、震颤及肌肉僵硬等。

一些心理学家也指出,遭受生理、心理或性虐待的儿童经常会表现害羞、沮丧或孤僻的行为,单纯使用药物控制儿童的行为可能会使非常严重的潜在问题遭到掩饰。专家警告,试图以快速的方式解决儿童的负面情绪否定了他们真正的需求:长期的关心及指引。

扩大精神疾病症状的诊断对谁有利?答案很明显是负责制造治疗药物的业者。然而一旦以比较文静或经常发脾气为基准,将儿童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我们就危害了未来世代。

加入《NaturalNews 脸书》周一到周五把推荐优质健康文章送给你,让你打开FB就不错过。

加入《NaturalNews 噗浪》健康小帮手与你分享与讨论每日最新健康大小信息。

参考数据
http://www.naturalnews.com/033778_shy_children_psychiatric_drugs.html

有意见或建议吗? 分享建议或意见...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